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海口市地方性法规制定程序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20 12:46:26  浏览:946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海口市地方性法规制定程序规定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


海口市地方性法规制定程序规定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


(1994年12月23日海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 1995年1月19日海口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 1995年1月19日起施行)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议案的提出
第三章 计划和起草
第四章 审议和通过
第五章 公布和施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使制定地方性法规的程序科学化、规范化,保证法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海南省地方性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地方性法规是指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经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第三条 制定本市地方性法规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符合宪法规定,遵循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南省地方性法规的原则;
(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体现地区特点;
(四)贯彻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
第四条 本市地方性法规包括下列内容:
(一)为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省地方性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决定的贯彻执行而制定的实施性法规;
(二)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城建、治安等方面的法规;
(三)在法定职权内,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认为需要制定的其他法规。

第二章 议案的提出
第五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大会主席团、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市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市人民政府以及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制定本市地方性法规的议案。
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市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市人民政府以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5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制定本市地方性法规的议案。
对提出的本市地方性法规议案的处理,在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由大会主席团决定;在大会闭会期间,由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决定。
第六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市级各群众团体,根据需要可以提出制定本市地方性法规的建议,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决定处理。
第七条 经决定的立法议案、立法建议,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委员会督促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办理。

第三章 计划和起草
第八条 市人民政府、市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或者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各工作委员会应当从本市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拟订本市地方性法规的长远规划,并在每年第四季度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翌年制订本市地方性法规的计划。
第九条 制定本市地方性法规的年度计划,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会同各工作委员会研究提出,报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决定后执行。
制定本市地方性法规的年度计划,需要修改、补充、调整的,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汇总研究提出意见,报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核准。
第十条 本市地方性法规草案起草工作的职责划分:
(一)凡属市人民代表大会决定需要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大会主席团交常务委员会,由常务委员会按内容指定有关部门起草,或者指定有关工作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起草;
(二)属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提出的,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委员会或者办公室起草,或者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决定交由有关部门起草;
(三)属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5人以上联名提出的,可以由提出立法议案人起草,也可以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决定,交由有关部门代为起草;
(四)属于市人民政府提出的,由市人民政府组织起草;
(五)属于市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提出的,由有关专门委员会负责组织起草或者委托有关部门起草。
第十一条 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时,应当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
对于涉及其他主管部门的业务或者与其他部门业务相关的规定,应当与有关部门充分协商;如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应当在送审法规草案时说明情况和理由。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于意见分岐较大的法规草案,可以要求提请机关作进一步协商修改。

第四章 审议和通过
第十二条 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必须由提请机关主要领导人签署,并附有书面说明和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政策文件的摘要,以及调查研究材料等有关参考资料。
第十三条 提请审议的议案、法规草案及其说明和有关参考资料,应当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举行的20日以前送交。
第十四条 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的地方性法规草案,由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委员会初审或者说明。是否列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决定。
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决定列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应当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举行的7日以前,连同草案说明和必要的参考资料送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审阅。
第十五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时,提请机关的负责人应当列席会议作法规草案说明,或者委托有关部门负责人作说明,由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委员会向会议作审查报告。
第十六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着重审查:
(一)是否违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南省地方性法规的原则;
(二)是否符合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
(三)是否与本市其他的地方性法规相协调;
(四)是否结构严谨,条理清楚,用词准确,文字简明。
第十七条 法规草案可以在一次会议审议,也可以经两次以上会议审议。
第十八条 审议方式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建议,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审议结果,意见基本一致,对法规草案的最后文本交付表决。
交付表决,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过半数通过有效。
未获通过的法规草案,退回原提请机关作进一步的修改。
第十九条 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法规草案,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章 公布和施行
第二十条 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文本,连同法规说明,报请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第二十一条 经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本市地方性法规,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第二十二条 地方性法规公布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责成市有关国家机关及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地方性法规修改和废止,依照本规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有关程序办理。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5年1月19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名单(15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名单(15人)

  (1984年3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主任委员
  廖汉生
副主任委员
  朱学范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藏族)    宋一平
  郑伯克
委 员(按姓名笔划排列)
  王兆国   刘 伟   刘瑞龙   许 杰   孙敬文
  谷景生   张 杰(回族)      林月琴(女) 林丽韫(女)
  章瑞英(女)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西南州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暂行办法的通知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西南州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暂行办法的通知

州府办发〔2009〕81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黔西南州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暂行办法》已经州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六日





黔西南州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我州优抚对象医疗待遇,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医疗保障办法》、《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和其他有关规定,结合黔西南州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州行政区域内领取定期抚恤金或定期定量补助的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参战伤残民兵民工、老复员军人、因病回乡退伍军人,以及享受国家抚恤和生活补助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参战参核退役人员。以上对象除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外,在本办法中简称其他优抚对象。

第三条 优抚对象按照属地原则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州、各县(市)及顶效开发区建立保障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负担能力相适应的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制度,确保优抚对象充分享受医疗服务优惠和政策照顾。



第二章  医疗保障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

第四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筹措优抚医疗补助资金。优抚医疗补助资金来源为:

(一)上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拨付的专项资金。

(二)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资金。

(三)依法可以用于优抚医疗补助的福利彩票公益金。

(四)依法接受的社会捐助资金。

(五)依法筹措的其他资金。

第五条 州人民政府每年通过财政预算安排相应的优抚对象医疗补助金,优抚对象医疗补助金主要用于: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医疗补助;七至十级残疾军人旧伤复发的医疗费用补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享受规定待遇后个人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的其他优抚对象补助;优抚对象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补助。具体的补助标准和办法由各县(市)、顶效开发区制定。

第六条 优抚医疗补助资金应当纳入财政社会保障资金专户,民政部门建立支出专户,实行专账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严禁贪污、挪用、截留、挤占。



第三章  组织实施

第七条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由州县两级人民政府民政、财政、劳动保障、卫生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管理并组织实施,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履行各自职责。

第八条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行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定点医疗机构为我州卫生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院所。

第九条 民政部门负责审核、认定优抚对象身份,将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为所在单位无力参保和无工作单位的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统一组织办理参保手续,按照预算管理要求编制年度优抚医疗补助资金预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

财政部门应将优抚医疗补助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检查。

劳动保障部门应将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照规定保障参保优抚对象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做好医疗保险服务管理工作,向民政部门提供已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优抚对象有关情况。

卫生部门应将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医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支持、鼓励和引导医疗机构制定落实相关优惠、优抚服务措施,做好医疗服务管理工作,向民政部门提供已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待遇的优抚对象有关情况。

第十条 具有双重或多重身份的优抚对象,按照就高原则享受医疗待遇。

第十一条 有关单位、组织和个人应如实提供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所需资料,积极配合优抚对象医疗工作的调查核实。



第四章  残疾军人医疗保障

第十二条 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医疗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抚恤补助所在地或单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在此基础上享受优抚对象医疗补助,确保现有医疗待遇不降低。

第十三条 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费用;超出个人帐户之外的部分,由个人所在地人民政府制定补助办法。

一至六级残疾军人患诚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病种之外的疾病所产生的医疗费用,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由县级民政部门通过医疗补助予以全部解决,五至六级残疾军人按80%的比例予以解决。

一至六级残疾军人患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病种,其诊疗项目、用药目录、服务设施标准超过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及其他与病情无关的费用,民政部门不予补助。

一至六级残疾军人中的精神病患者,需到州精神病福利医院接受精神疾病医疗的,医疗期间产生的费用由县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机构按规定报销,县级民政部门按规定落实医疗补助。

第十四条 未满十八周岁且无法定抚养人和男满六十周岁、女满五十五周岁且无法定赡养人的孤寡抚恤定补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参照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医疗保障办法执行。

第十五条 七至十级残疾军人旧伤复发的医疗费用,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规定报销后,其余部分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从优抚医疗补助资金中解决。

第十六条 一至十级残疾军人医疗需使用新特药品及大型医疗设备检查,须经医疗部门出具证明,本人申请,报个人所在地领取定期抚恤金或定期定量补助的县级民政部门批准。



第五章 其他优抚对象医疗保障

第十七条 优抚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凭证件优先挂号、优先就诊、优先取药、优先住院,并免收门诊挂号费。

支持、鼓励和引导医疗机构采取多种措施减免优抚对象的各类医疗费用。

第十八条 其他优抚对象就医费用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范围进行报销,其诊疗项目、用药目录、服务设施标准超过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及其他与病情无关的费用,民政部门不予补助。

第十九条 其他优抚对象患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的大病病种,其医疗费按规定比例和数额报销后,个人支付仍有困难的,由个人提出申请,经所在乡镇、街道办、社区或单位审核,县级民政部门确认后,给予大病医疗救助,年救助金额不超过10000元。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管理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参与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主管单位责令改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违反规定审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待遇的;

(二)在审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待遇中出具虚假证明的。

第二十一条 优抚对象所在单位未按照有关规定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限期履行义务;逾期仍未履行的,按照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因不履行缴费义务使优抚对象受到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二条 优抚对象虚报骗领医疗报销费、优抚医疗补助资金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给予警告,并限期退回非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停止其享受的优抚医疗保障待遇。

第二十三条 优抚对象被判处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或者被通缉期间,停止其享受本办法的权利;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取消其享受优抚医疗保障待遇的权利。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各县(市)、顶效开发区应当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切实保障优抚对象医疗待遇的落实。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