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福州市寿山石资源保护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23:35:35  浏览:955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福州市寿山石资源保护办法

福建省福州市人大常委会


福州市寿山石资源保护办法


(2002年10月31日福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通过 2002年12月17日福建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寿山石资源的保护,规范寿山石资源的开采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以及《福建省矿产资源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寿山石,是指蕴藏于本市晋安区寿山和周边山体及延伸部分范围内地表或者地下可用作雕刻工艺品的石质矿物结合体。

第三条 从事寿山石资源勘查、开采和保护管理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福州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寿山石资源勘查、保护与开发的监督管理工作。

寿山石资源开发规划和年度计划,由福州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福州市和晋安区环境保护、林业、工商行政、水土保持、安全生产监督等部门及晋安区相关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寿山石资源勘查、开采和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勘查寿山石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申请取得勘查许可证。探矿权人在勘查过程中应当定期向福州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勘查施工进度。

探矿权人在勘查中发现寿山石矿脉的,应当依法申请取得采矿许可证后,方可边探边采。

第六条 寿山石资源实行有计划保护性开采。开采寿山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福州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采矿条件的,福州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法定的时限内,按照开发规划与年度计划要求,予以批准,核发采矿许可证,并向社会公布。

采矿权可以通过招标拍卖的方式取得,招标拍卖的矿区范围由福州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划定,依照法定程序发布招标拍卖公告,公开招标拍卖,确定中标人或者买受人。中标人或者买受人依法缴纳有关费用后,取得采矿许可证。

第七条 采矿权人应当在采矿许可证批准的期限、采矿作业区、年度开采量内开采寿山石。

第八条 采矿权人应当采用先进的开采工艺,并定期向福州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备采掘工程平面图,报告寿山石开采掘进量。

禁止乱挖滥采或者采取破坏性方式开采寿山石。

第九条 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应当遵守土地、环境保护、林业、水土保持、安全生产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十条 采矿许可证每年审验一次。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继续采矿的,采矿权人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30日内,办理延续审批手续。

第十一条 福州市人民政府应当在寿山石资源区域划定可采区、限采区和禁采区。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禁采区开采寿山石。

第十二条 寿山石探矿权、采矿权经福州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依法转让。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禁止将探矿权、采矿权倒卖牟利。

第十三条 寿山石资源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矿山的安全检查,对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应当及时报告上级有关行政管理部门。

寿山石资源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应当积极配合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发现无证开采和破坏性开采的,应当及时报告上级行政管理部门。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后及时赶到现场,处理违法行为。

第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无采矿许可证开采寿山石或者在禁采区开采寿山石的,由福州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开采,赔偿损失,强制关闭矿硐,没收违法所得和开采的寿山石,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超过批准范围开采寿山石的,由福州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回批准范围内开采,赔偿损失,没收越界开采的寿山石和违法所得;拒不退回批准范围内开采的,吊销采矿许可证,可以并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乱挖滥采、采取破坏性方式开采寿山石的,由福州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开采,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采矿许可证。

第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转让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的,由福州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

将探矿权、采矿权倒卖牟利的,吊销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罚。

第十九条 福州市国土资源等行政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国家土地管理局、总后勤部关于军队土地详查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土地管理局 等


财政部、国家土地管理局、总后勤部关于军队土地详查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国家土地管理局、总后勤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及财政厅(局)、土地(国土)管理局(厅),各军区、各军兵种、国防科工委后勤部,军事科学院院务部,国防大学校务部,总后所属直供单位:
军用土地详查是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镇、村庄地籍调查的组成部分。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1986〕7号文件和解放军三总部〔1987〕第478号通知精神,军用土地的详查由军队自行组织完成。在地方各级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军用土地详查在试点的基础
上,于今年七月份全面铺开,截止十月份已自查11902个座落(宗地),领取了931个土地使用证。但军队土地详查工作也遇到一些问题,如一些地方单位对军队自查成果不予承认;要求军队退出原征地界线内的土地;对军队土地使用权申请、登记、领证收费偏高;四邻单位不予盖章等。为使
军用土地详查工作顺利进行,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军队进行土地详查前应与当地土地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军队自查中所采用的图纸、资料成果符合《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城、镇、村庄地籍调查规程》和《军用土地利用现状及地籍调查技术规定(试行)》的,各地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要予以承认。
二、凡座落(宗地)界线明确,但面积超出原征用、划拨的部分,应按照国家土地管理局〔1988〕国土〔函〕字第44号文件执行,即:凡在原批准征地、划拨界线以内,即使实际面积不符(不论多或少),可在登记发证时予以更正,面积超出或不足部分不再另办手续。对于在原批准用地界
线外多占土地的,应在弄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政策妥善处理。
三、确定军用土地权属界线,是军地双方土地管理部门的共同任务。有关各方要密切配合。军队进行土地详查,地方土地管理部门要组织相邻单位代表共同指界确认。对于权属界线清楚的,各方要在权属协议书上签字盖章,如四邻单位无理推辞不盖,可由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确认。

权属界线有争议的,应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发〔1988〕46号文件规定办理。
四、军队用地单位的详查成果由各业务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地方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可参与验收或抽查,军队要提供方便。
五、军队自己进行了地籍测量,成果符合规程要求的不需补测的,免收地籍测量费。如军队无力自测需地方土地局统一组织进行地籍测量的,原则上应按当地标准收费,但靠国防费开支本身又无经济收入的用地单位,酌情减收或免收地籍测量费,土地登记费按每宗地收15至30元,土地
证书工本费5元。



1988年12月23日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的决定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的决定

(2010年1月21日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对《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作如下修改:

  一、删除第二十条。

  二、第二十八条改为第二十七条,第二款修改为:“一个代表团或者代表十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删除第三款。

  三、第二十九条改为第二十八条,第三款修改为:“一个代表团或者代表十人以上联名提出的地方性法规案,一般应附法规草案;不附法规草案的,应当说明需要规范的主要内容和依据。”

  四、第三十四条改为第三十三条,修改为:“列入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议案,由主席团提交各代表团和有关专门委员会分别审议。有关专门委员会在各代表团审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审议后,向主席团提出审议结果的报告。主席团根据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结果的报告,决定是否提请本次会议表决。”

  五、第三十七条改为第三十六条,修改为:“主席团决定不列入会议议程的议案,交由有关专门委员会在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审议,并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报告。”

  六、第三十八条改为第三十七条,修改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同意的专门委员会关于代表议案的审议结果报告,印发市人民代表大会下一次会议。”

  七、第三十九条改为第三十八条,修改为:“在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的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由市人民代表大会秘书处交有关机关和组织研究处理,在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之日起三个月内由有关机关和组织负责答复代表。”

  八、第四十二条改为第四十一条,第一款中的“预算收支表(草案)和预算执行情况表(草案)”修改为“预算(草案)和预算执行情况”,第一款和第二款中的“计划和预算审查委员会”分别修改为“市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九、第五十五条改为第五十四条,第三款中的“市人民代表大会有关委员会”修改为“市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